来源标题: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12日开馆
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之一,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将成为文化新地标。6日,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宣布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开馆,230件(套)珍贵文物集中亮相,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。
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,1958年被发现,1978年正式发掘。考古人员历时40余年,在此地发现规模空前的城址、气势恢宏的宫殿、大型的墓地以及古老的观象台,先后发掘出土5500余件文物,对于实证中华文明起源、形成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陶寺遗址博物馆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所专题性遗址博物馆,位于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,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,将展出230件(套)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、玉器等文物。展陈涵盖“文明蕴化”“煌煌都邑”“早期国家”3个基本陈列单元,“陶寺考古”“临时展陈”2个专题展览,以及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,深入阐释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恢宏图景。
展厅里,近年来陶寺遗址出土的明星文物将悉数亮相,包括多璜联璧、彩绘蟠龙陶盘、铜蟾蜍片饰、绿松石镶嵌腕饰、彩绘漆木器等。展览结合光影和数字化等技术,全景式展示陶寺遗址在城址规划营建、手工业制造、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。陶寺遗址博物馆还特别设置了考古历程展厅,系统展示遗址发现60余年来的丰硕考古成果,致敬一代代考古学家,带领观众深入了解考古学科。
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介绍,研究表明,陶寺早、中期聚落已经初步具备早期国家特征,为揭示5000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陶寺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,将集中呈现陶寺遗址考古研究成果,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,提升陶寺考古遗址公园展示服务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