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什么而产生的?
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,始于春秋战国时期,经过了2000多年的发展,端午节衍生出来了很多传说和典故。流产较广的就是为了纪念楚国三闾大夫屈原。
粽子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才有的,却是因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。历史上,粽子又称筒粽、角黍、食筒、饭筒、裹蒸等等。
粽子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,到了晋代,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,按晋代周处的《风土记》所说,粽子之义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时之象也,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;进筒粽,一名角黍,一名粽。这就是史籍上端午较早的记载。后来则传说是为纪念屈原才食粽子。
端午节最早起源于什么朝代?
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。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,“端午”二字最早在晋代的《风土记》中出现,但端午的习俗却在这之前就存在。闻一多先生认为,端午节最早起源于战国之前江浙地区的吴越民族。这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——史称百越族。直至秦汉时期,都尚有百越人存在。
标签: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什么而产生的 端午节